|
|
钢铁工业是支撑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地发展的脊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成为全世界钢铁大国,钢铁工业取得了较大成就。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并且多年持续保持世界第一。近年来,钢铁工业科学技术创新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钢铁产业体系一直在优化,品种质量显著改善,节能环保迈出了大步伐,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钢铁行业是耐火材料行业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用量占比70%左右,钢铁产业的发展对耐火材料的需求具备极其重大的影响。 2011年以来我们国家粗钢产量整体保持增长态势,2015年产量略有下降,2016年粗钢产量又开始慢慢增长,2021年以来略有下降,但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准。中国钢铁市场巨大的体量为耐火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2)产能结构性过剩,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经过多年的快速地发展,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整体技术水平不足等问题逐渐暴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的因素。自2016年中国钢铁行业全方面进入“调结构”、“去产能”阶段以来,产能控制成果显著,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中国钢铁行业已逐步走出产能严重超过标准的困境,但仍面临结构性过剩问题。主要体现在:产品同质化竞争,低端钢材产能明显过剩,中高端产品需求逐步提升,部分高端钢材不能自给,仍依赖于进口。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经济结构优化走向深入,未来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仍将是工作重点。我国规模巨大的钢铁产业基础以及高端钢铁产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将为优特钢所需的高端耐火材料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3)区域集中度高:中国钢铁行业当前是一个典型的区域集中度高的产业。从产量分配上看,2023年前10省份合计粗钢产量达到7.24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1.10%,其中,华东地区江苏、山东、安徽三省合计占到22.78%。 (4)行业加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集中度逐步提升:随着我们国家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钢铁供给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主要表现在继续控制新增产能、提升现有产能供给质量、产业有效整合、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加速行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注重技术、工艺创新,并不断强化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先进工艺等制造基础,大规模出清地条钢;依靠消费升级带动钢铁产业升级,以新的消费需求和技术创新消化钢铁行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行业经营态势改善明显,受益于下游需求向高端钢材方向演化,钢铁行业产品结构优化、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仍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国务院2016年9月《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对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随着供给侧改革和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钢铁行业未来将形成特大型、专业化、区域主导型、区域特色型企业共存的格局,市场之间的竞争渐趋有序,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全称: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为国家统计局涉外调查许可单位&AAA企业信用认证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市场占有率认证&证明、国产化率(认证&报告)、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研、投资价值评估预测、数据分析、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等全套解决方案”的专业咨询顾问机构。截止2023年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累计完成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认证&证明项目3200+例,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单项冠军证明项目2900+例,行业地位&品牌认证&服务项目2000+例,销售排名&领先认证&证明项目1500+例),为2.3万+不相同的领域公司可以提供专业、权威的全套解决方案三方认证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